方正42
Universe, Life and Everything
Toggle navigation
方正42
主页
Technical Details
天马行空
读书笔记
Arxiv读读读
About Me
归档
标签
片段练习-无法接受之事
? 科幻 ?
? 写作练习 ?
2020-11-25 15:16:24
824
0
1
fangzheng42
? 科幻 ?
? 写作练习 ?
**主题:模仿刘宇昆的《真正的艺术家》,用你现实经历过的一件事、一个场景(面试),遵循三一律,让你的主角发现一个ta无法接受的事物。** **要求**:让读者从**逻辑**上理解,为啥主角无法接受。不是非得写科幻。先塑造一个有价值、值得被肯定的东西,再去否定它。 ---------- 合金制的圆形穹顶塌了一半,露出了它本该保护的脆弱核心——一面直径60米的反射镜。不过现在,镜面上留下了一个被蛛网般的裂纹环绕的烧蚀孔。微流星体击穿了镜面,击毁了导星跟踪系统的一部分,略带锈蚀的破损外壳下裸露出了部分电线,CCD部分倒是幸免于难。 “该死!”收到微流星撞击警报,驾驶着运载车赶来检修的余天远低声骂道,“这我可修不来了!这下干涉阵只剩6台了。” 这时,一个通讯闯入了月面运载车的系统。 “小余啊,告诉你个好消息!”声音的主人是现在凡尔纳天文台的首席科学家杨。 凡尔纳望远镜,位于远离月球正面人口聚居区月海都市群的月球背面——儒尔凡尔纳环形山的山顶,也因此而得名。它是由15台大型光学望远镜组成的干涉阵列,曾是地月系内最先进的光学干涉阵,有过确定了双超大质量黑洞并合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的光辉成果。 出生在月海都市群的余天远,10岁那年,她第一次参加了学校的社会活动,参观了这个天文台。这时的凡尔纳望远镜已经在月球背面矗立了半个世纪,她一下子就被这组庞然大物吸引住了,这也是她选择学习观测天体物理专业并研究黑洞方向的直接原因。 而如今,它已有近七十岁的高龄。由于望远镜本身的金属结构无法与时间抗衡,逐年老化,产生的运营维护经费日益庞杂。而月球联合政府也更愿意把钱和技术人员派往现在大热的火星殖民。加上由于月海都市群人口爆炸,对资源的大量需求,新兴的月背采矿行业昼夜不停的灯光,对凡尔纳望远镜周围的黑暗保护区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凡尔纳天文台可以运行的观测时间逐渐减少,每个周期收到的观测申请也屈指可数起来。对于这个已经濒临荒废的台站,首席科学家也只是个挂职罢了。杨的本职是月球联合航天总署天文与空间科学院星系宇宙学实验室的主任,也是余天远的硕士导师。 “什么好消息?咱们凡尔纳望远镜拿到经费了? ”这话说出口,余天远自己都不信。 电话那头的声音沉默了一下,“小余啊,你可以回来了。一个人在月球背面无人区待这么久辛苦你了。你想放个假吗?” “放假?那谁来台里替我值班吗?”余天远没多想就插话问到。 这次,杨首席沉默地更久了一点:“没有了,没有人来值班了。我们仅剩的运行维护经费已经见底了,凡尔纳望远镜的使命结束了。小余,回来吧!” 余天远说不出话来,自从那次差点让自己失业的自然科学基金竞争失败之后,她还没有觉得脑子如这般空白过。 “我以前课上和你们讲过,不管是地球、月球还是火星,地面上最适合天文观测的地方,往往是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这几年让你一个人驻守天文台,真是太过意不去了。本来应该派一个工程团队来帮你的,可是经费实在是……所以你不需要担心回来之后的问题,正好我收到一个邀请……” 杨首席的声音还在不断传来,不过余天远并没有听进去多少。她把月面越野运载车设定为终点是望远镜主控室的自动驾驶,透过越野车,怔怔地盯着车窗外的望远镜圆顶出神。那次经费竞争,是余天远作为研究员留校的最后机会。失败后,面临无处可去的失业危机之时,如果不是杨首席帮忙斡旋,让自己以唯一的观测助手兼助理研究员身份留下来管理科学院刚刚接手的濒临寿终正寝的凡尔纳望远镜,就真的失业了。 “……你的研究方向是黑洞,有很丰富的观测经验,有很擅长写代码和做数值模拟,也是老师以前最得意的学生之一,我就把你推荐给他们公司了。喂,小余,你在听吗?”杨首席见电话那头许久不出声,问道。 “嗯。”运载车刚好回到了天文台中控室的车库,余天远回过神来,应了一声。加压舱完成了充气,提示音过后,余天远跳下了车,踉跄了一下,保持着通讯向中控室走去。 通讯那头的杨主任继续讲着:“…你也许听说过那个最近在你们这种年轻人里很火的VR游戏,因为最近火星殖民前沿基地的成功建立,再次掀起了航天科普热潮。他们制作人想要制作一张真实表现黑洞周围的情景新地图。他们公司在最繁华的虹湾区,给的工资也比这里好多了。你愿意去给他们做开发吗?” 车库到中控室,这条无比熟悉的走廊,余天远的双脚凭着肌肉记忆走着,思绪依旧飘得很远。那时,怀着年少时的憧憬和对杨首席的感激,她离开了繁华的月海都市群,独自前往月球背面荒凉的无人区。面对垂垂老矣的望远镜,为了节省请维修人员的经费,她不得不自学了大量与自己研究毫不相干的工程知识,在外骨骼的帮助下,爬上爬下地亲自做日常维护修理。不少仪器,她甚至只能自掏腰包,用自己微薄的薪水购买。也许,是时候该结束了吧…… “好。” 杨主任似乎也没料到余天远答应得这么干脆,一时间没有想好继续说什么,只是重复了几句“辛苦了” “真的谢谢你了,杨老师。又麻烦到您了”暂时抛开各种想法,余天远真诚地道谢。 杨主任叹了口气,说:“应该的。你真的是我见过的少数很有热情又愿意努力的学生了。当年组会上,我随口问了一句,如何确定太阳系周围10pc内有没有独立的黑洞?你申请失败的联合自然科学基金的那个空间望远镜项目,就是深入思考了这个问题提出的吧” 在当年基金的答辩现场,余天远的这个项目,与火星殖民前沿改造项目、小行星稀土开发项目同台竞技,被委员会一句“有什么经济效益呢?”问得败下阵来。 “老师也觉得很对不起你,以你的能力,如果能去做现在热门的航天动力、空间天气,哪怕是小行星资源搜寻这种政府青睐的热门方向,一定早就在学术界闯出一片天地了吧!好了,你收拾收拾行李吧,我派了辆运载车,大概下个月昼到。”接着通讯就终止了。 “就这样吧!”余天远自言自语出了声。在空旷的圆形主控室里传来了自己的回声,听起来有点柔和,好像在劝一个看中了心爱的玩具就赖在货架前不愿走的孩子。整个凡尔纳天文台里有且只有一个人。也许我是想说服过去的自己吧,余天远心想。她盯着对自己的命运还一无所知,正在完成最后观测序列的凡尔纳望远镜中控电脑,发起了呆。
上一篇:
科幻完型手册-课程笔记
下一篇:
《格式化》
0
赞
824 人读过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提交评论
立即登录
, 发表评论.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1
条评论
More...
文档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